第一百九十三章 贪心不足-《周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在诸侯国中,楚国无疑是最为排外的国家,但是当初姬定却坚持选择来楚国,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楚国与他所规划的三个关键区域都接壤。
    蜀国、宋国,以及越地。
    他唯有在楚国,才能够直接干预这三个地区,若在齐国的话,不可能干预巴蜀。
    而公子偃的出现,导致姬定暂时无法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宋国这块关键区域。
    要知道宋国可是进军中原的桥头堡,这已经让姬定是损失惨重。
    那么蜀地和越地,是不容有失啊!
    必须小心经营。
    其实一直以来,他都在运营自己在越地的势力,也是准备最为充分的一块区域,他在洛邑培训出来的五百人,全部派往越地。
    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,他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制造一场混乱,让他们的势力能够快速增长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此时已是寒冬时节,眼看大雪降至,楚国的繁荣也渐渐冷却下来。
    但姬定可没有太多功夫躲在被窝里面,与荆夫人制造工具人,只是偶尔梅开二度。
    他可是算好时间的,在秋末冬初之际,他已经将第一批工程建设承包给商人,那么这个冬天足够让他规划出明年工程建设计划。
    而楚国的贵族大夫们,则是忙于算账。
    今年的账目,大家可都是非常看重的,因为今年是执行新法的一年,具体营收多少,这必须得好好算一算。
    潘府。
    “主公,今年我们府上的收入,比往年多出一倍有余。”
    “真的吗?”
    潘郢喜不胜收地向面前的账房问道:“可有扣除我们缴纳的农税?”
    “全部都算了。”
    那账房点点头,又道:“我们主要多出来的收入,主要是来自于木材和丝绸的买卖,其次则是我们的旅店、酒舍,最后就是我们封邑中商税所得。”
    他们土地太多了,以前就拥有很多木材,只是没有地方用,船坞的出现,导致他们的潜力也都被挖掘了出来。
    潘郢道:“商税才这么一点吗?”
    那账房道:“回主公的话,今年商税之所不多,是因为许多店铺才刚刚建成,还有就是支出也比较多,毕竟一些官署的建设,都是要从商税里面支出的。小人估计两年之后,商税会增多不少,总收入多出两倍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    潘郢点点头,道:“如此看来,令尹倒也没有食言,咱们还是赚得不少啊!”
    就他们封邑的收入,翻上一番,那可是不得了啊!
    “兄长未免也太容易满足了。”
    只见一个国字脸,虎背熊腰的中年人从外面走了进来。
    此人乃是潘郢的族弟,潘林。
    潘郢问道:“族弟何出此言?”
    潘林笑道:“不错!咱们家族今年的确赚得不少钱,比往年要多得多,但是兄长可莫要忘记,咱们能赚这么多钱,多半都是来自咱们与船坞的买卖。”
    潘郢道:“这我知道。”
    潘林道:“这说明什么。”
    潘郢问道:“说明什么?”
    “兄长,你怎还不明白,这说明令尹要赚得更多啊!”潘林道:“如今咱们那就是令尹仆人,辛辛苦苦将木头送去船坞,得到一点辛苦费而已,这钱可都让令尹给赚取了。”
    潘郢恍然大悟,道:“是呀!咱们光木头都能赚这么多,那令尹得赚多少钱啊!”
    潘林道:“兄长可算是明白过来,令尹的那几个大船坞,可都有着上万人的规模,养着这么多人,那得花多少钱啊!
    那令尹口口声声说得是为咱们贵族着想,可是到头来,他成为了我们楚国的令尹,手握大权,这钱也都让他给赚走了,可是他凭什么?”
    潘郢想了想,越想越不对劲啊!
    这不对呀!
    姬定不过是一个商贾出身,他凭什么担任楚国令尹,又凭什么赚得比我们贵族还多。
    弄了半天,我们才是打工人。
    吴起可也没有狠啊!
    不对!
    不能这么发展下去。
    潘郢就问道:“那依你之见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    潘林道:“我们应该联合其他家族,抬高铁价、木价,这都是我们楚国财富,可不能落入外人之手。”
    潘郢点点头道:“言之有理!”
    不仅仅是潘家,许多大家族也都反应过来,他们发现自己赚得还不如令尹多。
    这怎么能行。
    要知道楚国可是一个阶级社会,什么阶级社会,就是阶级为先,能力次之。
    他们不需要去思考,姬定是凭借能力挣得钱,无可厚非。
    不是这样的。
    他们思考的是,我乃楚国贵族,你不过是一个客卿,你能够当上令尹,也只是因为你承诺给我们带来好处。
    但问题是,你自己得到的好处,远比我们要多得多。
    凭什么。
    这可不行。
    共同的怨念,令这些大家族走到了一起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冬天可真是一个谈论阴谋的好季节。
    第(1/3)页